台北中醫醫學雜誌

70.7心因性精神病的成因及治療
董延齡中醫診所
董延齡院長

【摘要】

上古中醫把精神病稱為七情病,《內經》認為七情統屬於五臟,在以五臟為中心的思想影響下,又將七情歸納為喜、怒、憂、思、恐,名為「五志」(把悲和驚隸屬於憂和恐),並分屬於五臟。即不同的情志(七情、五志)活動與五臟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如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又《素問•宣明五氣篇》指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以七情、五志與五臟相應;旨在說明人的情志活動是以五臟為基礎的。臨床治療以歸納法(歸經)把複雜的神志外觀徵候歸納為五大特徵,判定病在何臟、何經,以便循根施治。西方醫學把精神分為十大類,對精神病的認識非常深入而細緻,但治療不外鎮靜安神及心理分析。如能中西合參,結合中西醫之特長,相信對精神病的患者將是一大福音。

【關鍵詞】

精神病、七情病、心主神明、五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