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研究論叢

192.2藥材鑑定及品質條件建立—以補氣單複方為例

柯品豪1 廖紫含2 許中華2,3*

1 國立台灣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台北,台灣

2 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台北,台灣

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台北,台灣

【摘要】

目的: 目前單味中藥基源鑑定多利用生藥學上「組織切片法」或「粉末鏡檢法」以形態特徵來區分;而單複方中藥成分則以高效能液相層析(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檢驗。但鏡檢牽涉檢測人員主觀判斷標準;而HPLC 判斷成分時因數據多而難以對所有資訊做整體判讀。因此本篇研究希望建立另一鑑定模式,以達到中藥品質管控之目的。

方法: 本研究以單方的黃耆及複方的寬心飲作為預設的檢測目標。黃耆及其類似藥材紅耆分別進行核醣體內轉錄區間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鑑定;而寬心飲及預設缺方組成則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HPLC-PCA) 方式對所有成分資訊整體分析。

結果: 單方黃耆序列經ITS 比對之後可確認所採用之藥材基源正確。而寬心飲藉由HPLC-PCA 方式視覺化呈現HPLC 結果,可判定正確複方組成和各種缺方間有明顯差異。

結論: 經本研究所採用方式,可對黃耆或寬心飲之藥材與品質達到一良好鑑定標準。預期能推廣至其他單複方藥材相關的品質鑑定。

【關鍵詞】

寬心飲、黃耆、ITSP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