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研究論叢

182.5大腸激躁症之中醫辨證與治療文獻探討

高彗凌1,* 洪裕強1,

 1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高雄,台灣

2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系,高雄,台灣

【摘要】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種常見的慢性且易復發腸道排便混亂的疾病,臨床疾病型態可以分為便秘型(Constipation type,IBS-C)、腹瀉型(Diarrhea type, IBS-D)、混合型(Mixed type, IBS-M)。

IBS 確切的致病機轉尚不明確,其病位雖在大腸,但主因是情志不暢、肝氣鬱滯,進而橫逆犯脾,使脾失運健,濕濁內生,體內津液代謝失衡致使大腸功能混亂。臟腑辨證中主要與肝、脾、腎密切相關,也有其他醫家提出從肺論治。肝鬱脾虛、脾腎陽虛、寒熱錯雜等為IBS-D 常見之症型,常用方有痛瀉要方或合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肝鬱脾虛型)、四神丸加味(脾腎陽虛)、烏梅丸(寒熱錯雜型)等方;IBS-C 病人則常見脾胃陰虛、腸燥陰虛等證型,常用方有麻子仁丸、五仁丸、增液湯等方,供臨床上隨證加減應用。名老印會河教授臨床上常用戊己丸治療肝火犯胃而下迫大腸之IBS-D病人;隗繼武教授則應用經方柴胡桂枝湯治療肝鬱脾虛,久而化火或成瘀IBS-D 病患。本文整合近年IBS 之文獻,有助於臨床上參考應用。

【關鍵詞】

大腸激躁症、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