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研究論叢

161.7寸關尺分候臟腑之診係由易學竄入而非臨床驗得
陳淼和
鐵椎中醫診所

【摘要】

五行學說與易學皆曾竄入中醫,中醫須與爾等脫鉤而回歸於臨床實證。中醫診斷大家習以寸關尺分候五臟(右寸肺、左寸心、右關脾、左關肝、尺脈候腎)之疾。但是我們甚少去追問此對應之臨床證據與文獻之本貌。追溯《難經》寸關尺是先分候經脈,再透過經脈各自內屬其臟腑。“經脈示意線”並非恆定存在之解剖組織,當行以針灸刺激時則呈現,針灸一結束則“經脈示意線”多隨即消失。其暫時存在之特性類如候鳥之飛行途徑,當氣溫下降(刺激出現)時則自然呈現,氣候一回溫則候鳥飛行途徑多隨即消失。血則為恆定之解剖組織而異於“經脈示意線”。先賢當初應能辨清兩者之差異而分別創有「脈」與「」字。如病人未同步施予針灸之條件下,醫師所診之寸關尺是橈動脈之血而非經脈,自必須符合心臟血液動力學等機轉;故寸關尺三部皆能候得心律不整而非侷限於左寸。解剖寸關尺處並無各自內屬臟腑,推知寸關尺「血」處沒有內屬臟腑。又病人如未同步施予針灸之條件下,“經脈示意線”根本沒有被激發出,其內服湯藥自無“經脈示意線”可歸屬,此時之寸關尺「經脈」亦無內屬臟腑。所謂藥物歸“經”、入臟腑之理論者錯誤。本文考證出《難經》寸關尺分候五臟是源自易學四象竄入之類比規範,非關臨床。針灸療法屬外科,湯方療法屬內科,兩者不容混淆。《難經》寸關尺既曰分候「經脈」,其對象自是指針灸,不可訛移作湯方。一連串錯誤卻奉為今日湯方療法之診斷理論。《靈樞.九鍼十二原》:「凡將用鍼,必先診脈。」被訛解作“凡將開方,必先診脈。”按針灸著於診脈,湯方則著於證候。漢代醫家開方多無需診脈,或藉用手太陰脈口整體佐作開方之診斷參考。仲景脈學不分寸關尺,不分左右手。113 首湯方僅 33 首附有脈象,其餘 80 首湯方則無脈象。故診脈並非開方之必要條件。脈診儀不能分候臟腑之疾。

【關鍵詞】

寸關尺、易學與中醫、五行學說、經脈學說、脈診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