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研究論叢

142.2胃食道逆流的中醫辨證與治療

 

吳龍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門診中心

【摘要】

胃食道逆流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抗逆流防禦機制減弱和逆流物對食道黏膜的攻擊作用增強所致。多種因素參與胃食道逆流病的發病包括:食道下段括約肌(Low Esophargus spinctor)功能失調、食道廓清功能下降、食道組織抵抗力損傷、胃排空延遲、胃酸及胃蛋白酶等,主要攻擊因數對食道黏膜損害,而幽門螺桿菌感染、社會心理因素、不當的飲食方式等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在辨證論治上可分為以下五證型:1. 肝胃鬱熱證,治法宜疏肝泄熱,和胃降逆,參考方劑為柴胡疏肝散;2. 膽熱犯胃證,治法宜清化膽熱,降氣和胃,參考方劑為龍膽瀉肝湯;3. 中虛氣逆證,治法宜疏肝理氣,健脾和胃,參考方劑為四逆散;4. 氣鬱痰阻證,治法宜開鬱化痰,降氣和胃,參考方劑為旋覆代赭湯;5. 瘀血阻絡證,治法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參考方劑:血府逐瘀湯。

【關鍵詞】

胃食道逆流病、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