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研究論叢

131.2湯方辨證依據陰陽病勢而無關五行學說
陳淼和 鄭文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摘要】

從敦煌《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推知伊尹《湯液經法》誤宗以五行學說之臟腑生剋補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篇:肺中寒、心中風等亦誤宗以“臟腑辨證”。以上湯方論述與著於針灸之《黃帝內經》代表不同之流派。針灸感傳得知十二經之流轉有如天體五星之運轉不滅,五象各有臟腑歸屬,各象臟腑互為陰陽又合為統一,五象之間相生相剋而整體向前運轉,此稱五行學說。但數百種藥物間並無生剋關係,藥效不能強制歸入某臟腑,不能以經脈走向來框限藥效。針灸感傳可直達臟腑,湯方療法除胃腸病以外,並無此標靶作用。仲景在《湯液經法》之基礎上變制組成,捨去“臟腑辨證”,不用五行學說,以病位與病性分類而創《傷寒論》。病勢朝陽發展者有陽明病與溫病,病勢朝陰發展者有太陽病、少陽病與三陰病。病勢朝陰者以扶陽為先,病勢朝陽者以救陰為急。扶陽而屬一般體質者,為太陽病與少陽病;扶陽而體質偏寒者,則為三陰病。救陰而體質偏溫者,則為溫病;救陰而體質偏熱者,則為陽明病。宋朝張元素“藥物歸經”純屬推測,異於「穴位歸經」之感傳實證。小柴胡湯非為三焦與肝膽病而設,日本小柴胡湯死亡事件即“柴胡入肝經”與“臟腑辨證”誤導所致。針灸依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湯方僅依陰陽「病勢」。高血壓病勢朝陰者須開四物湯、甚至是乾薑附子等溫補。低血壓而病勢朝陽者,須開苦寒瀉藥。朱木通前輩治癒亞急性盲腸炎用當歸四逆湯(病勢朝陰)與大黃牡丹皮湯(病勢朝陽)。經方能治外感又能治雜病。發燒要不要用冰枕非發燒度數所決定,而是由其病勢決定;38度用冰枕、38.5度用普拿疼、39度用瀉鹽之所謂標準程序者,則病人自己也會開藥,或交給電腦即可。中醫健保不應以西醫病名分類,美其名與現代醫學接軌,實乃戕害中醫之辨證思惟。試問白虎湯證、吳茱萸湯證等相當西醫何病名?又中醫師之角色即在判斷陰陽病勢。

【關鍵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內經 傷寒論 病勢